西藏布達拉宮館藏文物豐富,包含各類古籍文獻,總量約達10萬余件。2013年底,根據中央政府對所有可移動文物進行普查、登記、建檔的要求,西藏啟動此項工作,摸清全區(qū)可移動文物的“家底”。目前,布達拉宮已經完成17000余件可移動文物建檔登記工作。由于專業(yè)技術人員缺乏,此項工作進度較平緩,今年將爭取完成布達拉宮兩萬件文物的普查建檔工作。西藏布達拉宮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林 攝
4月12日,布達拉宮絲織品普查建檔小組的工作人員們正在對絲織品文物進行鑒定。李林 攝
4月12日,布達拉宮絲織品普查建檔小組工作現(xiàn)場。李林 攝
4月12日,邊巴瓊達手持文物鑒定專用顯微鏡正在觀察一幅恰魯(僧人的一種隨身物品)的組織、紋樣。李林 攝
4月12日,每一件絲織品文物都被鑒定并登記造冊。李林 攝
4月12日,布達拉宮唐卡普查建檔小組的工作人員洛桑多吉(圖右)與次仁占堆(圖左)正在對唐卡進行整理。李林 攝
點擊鼠標,查看三維模型、壁畫細節(jié);近800個結構傳感器記錄下逾千萬組數(shù)據;超過1500個探測設備、近9公里的感溫光纖,保護著古老建筑的安全……借助現(xiàn)代科技,超過1300年歷史的布達拉宮,不斷煥發(fā)新的生機與活力。... [詳情]
近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qū)教育考試院獲悉,為確保拉薩市2022年普通高考社會考生建檔工作順利進行,拉薩市社會考生(考生號:22540100開頭)在西藏教育考試院官網查詢到錄取信息后即可建檔。... [詳情]
近日,西藏自治區(qū)黨委書記王君正來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布達拉宮和羅布林卡,調研古建筑保護修繕和文物保護研究利用工作。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fā)揮文物資源傳承文明、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fā)展作用,深入挖掘、整理、宣傳西藏自古以來就是偉大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各民族長期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不斷提升文物保護、研究、利用、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詳情]
30日上午,西藏自治區(qū)副主席、自治區(qū)政協(xié)副主席、自治區(qū)工商聯(lián)主席多吉次珠率隊,前往布達拉宮調研景區(qū)疫情防控和文物建筑安全工作。... [詳情]
在西藏博物館舉行的“5·18國際博物館日”西藏主會場活動上,西藏自治區(qū)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斌表示,全區(qū)文物收藏單位56.75萬件(套)可移動文物已登記建檔。西藏七地(市)博物館目前已在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備案12座,正在籌建4座。...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