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德阿底峽尊者所開示的《菩提道次第》的師承中,分廣行與深觀兩派傳承,宣說“廣行”派傳承諸師的清凈行傳時,首先當(dāng)說至尊怙主彌勒的清凈行傳(義為慈氏怙主)。
如贊頌中說:“無等導(dǎo)師薄伽梵,補處大士無能勝?!?/p>
從無等導(dǎo)師釋迦能仁王佛往生兜率,示現(xiàn)化身起,直至迦葉佛將出現(xiàn)于此世間時,釋迦佛世尊一直在為兜率諸天眾說法。到了臨近降生于贍部洲中時,釋迦世尊才對至尊怙主彌勒加冕,授權(quán)灌頂,補處佛位。從此稱作“補處慈尊”。
至尊怙主彌勒往昔生中,如何發(fā)心的情況,如《賢劫經(jīng)》中說:“彌勒菩薩昔生為轉(zhuǎn)輪圣王名‘照顯’,于大勢如來前供食,初發(fā)無上菩提心。”這是說至尊怙主彌勒,于不可說不可說往昔劫中,生為轉(zhuǎn)輪王名照顯時,正值大勢如來出現(xiàn)于此世間,彌勒在大勢如來前供獻午餐時,他以大慈悲心觀察遍虛空界一切有情,為了從輪回中解救一切有情,他發(fā)起勝妙菩提心。又于無數(shù)劫,更無數(shù)無量不可思議長遠往劫中,至尊怙主彌勒生為權(quán)領(lǐng)四洲的轉(zhuǎn)輪圣王名“金色”時,于“金光佛”及其無量菩薩、聲聞侍眾等前,他以勝超三十三天諸神榮威福德的所有莊嚴、供具、以及一切承事供養(yǎng),于八十四俱胝長久年歲中,勤行恭敬供養(yǎng),而發(fā)無上菩提心。
又往昔在這娑婆世界,“持劫”(即“住劫”時期)中,當(dāng)這一大劫第四洲——佛的這一剎土中,有一位權(quán)領(lǐng)四洲的轉(zhuǎn)輪圣王名“輻輞”,他的侍前有一大臣名婆羅門海塵,他生有一子具有大丈夫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的多福德相,及身光一尋,如諾瞿陀樹,橫豎相等,久看不厭。此子剛生下時,有俱胝天神齊來供養(yǎng),取名叫“海藏”。后來,海藏在其他一位大德前出家剃度,身著僧衣,發(fā)無上菩提心,證得圓滿佛位,名為“寶藏如來”。這位佛世尊廣轉(zhuǎn)*輪,使俱胝那由他數(shù)眾多有情,皆得增上生與解脫果。大臣婆羅門海塵再三勸動轉(zhuǎn)輪王輻輞,及海塵自己的門徒有誦吠陀弟子千人等到寶藏如來前,令其發(fā)心。那時,輻輞王在寶藏如來前,發(fā)心已持念極樂世界的莊嚴,為修彼剎土,經(jīng)無數(shù)劫積福、忓罪、修行究竟,得成極樂佛剎。于彼剎中現(xiàn)證佛位。波羅門海塵的門徒婆羅門誦吠陀千人也在寶藏如來前,發(fā)菩提心,得寶藏如來授記將于賢劫中成佛。他們各自攝受各自的剎土,最初從拘留孫佛(義為壞輪回,人壽四萬歲時出世的佛)起,直至最后“解明如來”出現(xiàn)于世之間,各各所攝受的佛剎,都是容易調(diào)伏的剎土,及清凈剎土。遺漏下“諍劫”人壽百歲時,及未來人壽八萬歲時,這兩段時劫。
此中以諍劫人壽百歲時,世變惡濁,有情壽短,受用貧乏,疾病繁滋,大半由非時死緣而致死,一切兇暴難調(diào),恩將仇報的眾生遍滿于世間。這樣的惡世惡劣眾中,為一切諸佛所怖畏,而不愿來入其中,棄舍不顧的時候,婆羅門海塵悲心難忍,發(fā)心愿于諍劫那一時間,出現(xiàn)于世而成佛。至于未來人壽八萬歲時,一切情器世間都充滿美好圓滿,一切器世間等同天堂一樣,一切人類都壽長,身相妙好,受用豐足,彼此無害意,盡都自然地安住在善道中。以此都說他們太好,也就不關(guān)懷,而等舍置之。這樣遺漏下來的時候,那時至尊怙主彌勒生為誦吠陀一千徒眾中的第五位門徒名“無垢光”,他悲心難忍,對于人壽八萬歲時的一切眾生,念其為一切諸佛所等舍置之有情對他們未說正法,以此他們雖是暫時有世間的富樂,但仍為煩惱惑業(yè)所纏縛,而沒有超脫世間,最后仍然游浪于無邊輪回中不斷受苦。這些眾生可悲可憫。當(dāng)他發(fā)心愿作這些眾生的救怙主,愿在這剎中成佛時,寶藏如來也為他授記說:“在那樣的賢劫中,你將成為第五任圓滿佛陀?!敝磷鹱诳Π痛髱熡^察到這一因緣,以此作頌贊至尊怙主彌勒道:“于昔如來所等舍,無量眾生悲難忍,愿于彼剎來成佛,法王彌勒前祈禱?!?/p>
又在往昔過去不可說劫中,出有一轉(zhuǎn)輪王名“護國”,他有子一千人。那時值“無邊功德諸寶莊嚴王如來”出現(xiàn)于世,轉(zhuǎn)輪王的千子等都在這位如來前,長久作供養(yǎng)承事,并在如來前發(fā)無上菩提心時,如來即將千子的名稱置于瓶中,次第授記。當(dāng)時至尊怙主彌勒生為轉(zhuǎn)輪王的千子中的第四子名“具帶”。如來次第授記千子,都將于是賢劫中成佛。并念此勝緣而贊道:“奇哉同愿積福資,行諸善時為兄弟,賢劫之中完事業(yè),千佛之前恭敬禮?!贝送?至尊彌勒在許多佛前發(fā)菩提心,比佛世尊釋迦牟尼等一切賢劫佛早四十二劫長遠時間發(fā)心。就這樣至尊彌勒發(fā)心已,于無量劫中,不斷地積福慧二種資糧。他從佛世尊釋迦牟尼證得無我法起,一直依止佛世尊釋迦牟尼為師,他觀自己頂上,上師常住不離而修。以此,應(yīng)化諸眾生常見至尊彌勒頭上有一菩提塔。現(xiàn)在至尊彌勒身相,頭上有一菩提塔的例規(guī),也是由這一原因而有的。
這樣至尊彌勒于無量劫中,不斷積福慧二資,后來將于“寶傘如來”出現(xiàn)于世時,至尊彌勒將生為比丘名“慧堅”,在寶傘如來前作供養(yǎng)承事,經(jīng)八萬四千年長久時間中,每日還未安置完一百有情于五戒善法中時,他不進飲食。當(dāng)他觀察到將為利一切有情的時候,即使多日不食,亦無疲厭。一心為利有情而精進,使三十六億俱胝那由他數(shù)的有情,皆得安置在五戒中。在這樣八萬四千年的時間中,他為利一切有情,安置了三俱胝數(shù)的有情于大乘道中, 以及安置無數(shù)有情于小乘道中,使無量無邊眾生,生起慈心三摩地。甚至不管從城鄉(xiāng)、市、鎮(zhèn)等何處來的有情,任何人一見他的面貌,及一聽他的談話,以及他手觸足踏過的地方,一切眾生住居其上,都會生起慈心三摩地。以此一切諸佛都對他贊道:“善哉!善哉!”一切善神都對他大為稱贊說:“能這樣安置一切眾生于慈心,稀有!真稀有!”因此,十方一切剎土中,所有菩薩摩訶薩都稱他的名稱叫“慈氏”。那時寶傘如來也為他授記說:“菩薩摩訶薩,慈氏?!睆倪@時起于一切生中,都得名稱叫慈氏,直至成佛時,也名“慈氏如來”。這樣至尊怙主慈氏大部分?;鄱Y糧,得到圓滿后,登十地果位時,獲得“大光明灌頂”。這一情節(jié),如果細說,恐將連篇累幅,只好以宗喀巴大師所編寫的頌文錄出如下:
“為置眾生于安樂,無邊剎中一切佛,
對尊灌注光明頂,讬付教法適佛意。
何時尊獲灌頂位,彼時俱胝三摩地,
與及一切智灌頂,諸三摩地現(xiàn)證時。
三千俱胝微塵數(shù),蓮眾圍繞寶蓮花,
根為大寶臍旃檀,金剛蓮房其蓮葉,
如浮提金普光耀,諸寶嚴飾千瓣開,
以諸寶網(wǎng)遍蓋覆,安適蓮中慈尊住。
蓮中所有諸菩薩,圍繞安住向尊顏,
齊入十億三摩地。而時慈尊足心膝,
與及臍脅兩手心,放出無數(shù)俱胝光,
照觸三涂及人天,非天諸處息諸苦。
肩背喉頭出光觸,聲緣乃至九地間,
諸菩薩眾次第證,法明禪定諸悲智。
眉間白毫放光觸,十方魔宮威攝已,
入獲灌頂諸菩薩,一切身中曼陀羅。
從諸勝肢放光觸,三千俱胝微塵數(shù),
所有諸佛曼陀羅,十繞世界天空中。
從大光網(wǎng)曼陀羅,降普賢供云海雨,
十繞世界光沒入,一切諸佛足心中。
于是諸佛菩薩見,與尊灌頂時已至,
從得灌頂佛菩薩,金剛祥紋中放出,
無數(shù)俱胝光明觸,侍眾光渡照十方,
示現(xiàn)無邊神變已,入尊金剛祥紋中。
立刻慈尊所具力,較前俱胝倍增時,
十方諸佛白毫出,如前光照普照耀。
十繞世界示神變,催動俱胝菩薩眾,
息三涂苦攝諸魔,諸佛座前遍照已。
尊光入尊自頂間,侍眾光入侍眾頂,
而時菩薩眾獲得,空前萬種三摩地。
象寶嚴飾金座上,凈飯王子以金瓶,
滿四海水從尊頂,遍注全身而灌頂。
授權(quán)能仁佛補處,誠祈慈尊對眾中,
由業(yè)受苦諸有情,得安置于無漏樂?!?/p>
在未來世,至尊怙主彌勒來此世界,示現(xiàn)成佛事業(yè)的情況:是在佛的教法住世五千年中,漸次時間將完,到最后僅教相住世五百年時,以及教相住世也湮沒的時期中,一切眾生愚癡,而隨煩惱轉(zhuǎn),彼此互相殘害,完全造作惡業(yè)。以此福報愈趨愈下,人壽將減短到二十歲,乃至漸次減短到最后人壽只有十歲時,饑饉劫、瘟疫劫、刀兵劫等漸次而來。一切眾生將彼此互相斗爭,由此如處地獄,將受種種殘害和痛苦。那時,至尊怙主彌勒出現(xiàn)于世,身長只一肘,披著法衣,威儀具足,身出光明。諸眾生一見彌勒威儀,嘆為稀有,生起敬仰。都問道:“尊身這般美妙,是從何而獲得的?”因此,化身的彌勒說道:“我是由修忍辱而得來的。你們也當(dāng)斷離斗爭,而修忍辱吧!能這樣作,將得到同我一樣的妙相。”以此由慈尊的發(fā)心加持力,使那些眾生都修忍辱。由此福報漸漸增長,人壽也就漸增到二十歲、三十歲等,不斷地還向上增長,安樂也隨之漸漸增長。
此間贍部洲的一切大地土,將成為平如手掌面寬廣,完全沒有峽谷瀑流、污泥穢渣、砂礫碎石等,草如鋪茵般美飾大地。起足時地隨起四指,踏時地如棉下動,谷物及香花藤木桑美樹干等遍滿諸方隅。氣候溫和,風(fēng)調(diào)雨順,時節(jié)調(diào)勻。大地產(chǎn)生美好芬芳、甘美異常的自然香稻。由于降下天界甘雨,地力也隨之增長,滋生各種色彩鮮艷的花果美樹,高約一俱盧舍,遍布于大地。中間出現(xiàn)美好清潔的泉水浴池等,說不完的美好功德。在這般美好的世間出生的人類,將是身出訶梨旃檀香氣,身著? 尸迦美妙衣,受用天界福報,壽命能活八萬歲,身語意三門遠離惡業(yè),身色美好,身材高大,量有今人八十肘或八十八肘,約二十二尋高度,都具足大力。這些人類,除有欲念、飲食、漸老外,就連疾病的名稱也聽不到,與天身一般無二。據(jù)說當(dāng)佛教只有教相住世,或佛教沒滅以前,進入上半長時劫(人壽從無量歲到十歲時)完時,從這時直到至尊怙主彌勒還未出世之前,將出現(xiàn)許多辟支佛,在中間“十八疊”開始時期,至尊怙主彌勒方出現(xiàn)于世。
至尊怙主彌勒出世的地方,將在釋迦能仁王佛示現(xiàn)涅槃處—拘尸那城,頂寶慧王的王宮中。這一王宮長十二由旬,寬七由旬,周匝繞以七寶建成的七重墻垣、七重城壕、七重寶樹瓔珞鈴網(wǎng)以嚴飾,風(fēng)吹動時,發(fā)出五支美妙音樂,而使諸眾生起歡樂。復(fù)有天物所成的曼陀羅花、優(yōu)波羅花、鄔曇波羅花,以及人間所有各種香花,遍布莊嚴。復(fù)有八功德浴池,及湖泊中各種蓮花以為嚴飾,各種水禽爭鳴其間,發(fā)出悅耳歌聲。復(fù)有美妙林園,各種奇花遍布其中。王城的東南西北中各方,都有最勝如意寶樹行列周邊圍繞。這些美妙莊嚴,勝過天宮的富麗。住在這樣美妙王宮中將出現(xiàn)權(quán)領(lǐng)四洲的轉(zhuǎn)輪王,他具足八種軍馬,擁有七寶,生有千子,有八萬嬪妃,權(quán)領(lǐng)小國王侯四千四十人,政教兼治,王名白螺。他有大臣名婆羅門梵種,他具足多聞,善巧諸學(xué)術(shù)。他的夫人名具梵母,容顏美麗,具備藝術(shù)美德。至尊怙主彌勒將生為這樣美德父母的兒子。
此一節(jié)中,至尊怙主彌勒觀察時、處、種、世系、生母等五事已,而由兜率天宮下降,出生于贍部洲中。第一觀時:是至尊怙主彌勒觀察到人壽八萬歲時,一切情器世間都非常圓滿。也就是他堪度諸眾生的度化時期。第二觀處:是觀到處所當(dāng)在南贍部洲。第三觀種:是觀察到那時的人類中,以婆羅門種為最尊,以此觀察到當(dāng)在婆羅門種中。第四觀世系:是觀察到他應(yīng)生的父母,都世系完善而無過。第五觀生母:是觀察到他當(dāng)生的母親婆羅門“具梵母”,具一切美德,并有大愿力等。經(jīng)過這樣觀察后,臨到降世時間,由諸天眾供養(yǎng)無量不可思議供品,從兜率下降,而來到贍部洲中,入于佛母具梵母的胎中。繼在住胎十月的時間中,每天為諸天善神說法,作廣大的利益眾生事業(yè)。到得十月已過,佛母具梵母去游“妙花盛開園”,她以右手攀樹枝仰視天空時,菩薩即從他右脅而誕生,菩薩身光普照一切世間,剎那頃一切有情的諸苦頓息,而充滿安樂。當(dāng)由天王帝釋引導(dǎo)來諸龍王以凈水甘露啟請沐浴,于是菩薩向四方各行七步,每步出生一大寶藏,及一蓮花。目視四方而說偈道:“此為我之最后生,從此解脫無后有,常趣不還無漏果,最后示現(xiàn)大涅槃?!蹦菚r,至尊彌勒剛一誕生,同時,轉(zhuǎn)輪王白螺也就生下了一千王子,以及世間中其他高族勝種也生下許多兒子。諸寶藏也都開現(xiàn),由諸天神降下祥瑞花雨,白傘蓋覆菩薩頭上,一切方隅遍滿音樂等無量供養(yǎng)。于是由菩薩父母請相師為其觀相,諸相師記別說:“這是菩薩名‘慈氏’,將迅速成佛?!?/p>
繼此怙主彌勒示現(xiàn)幻術(shù)等少年游戲事跡,由此成熟解脫無數(shù)有情。到二萬歲時都居俗家宮中。后來臨到成佛的時候,白螺王以各種珍寶來堆集嚴飾出一座供塔,塔圍粗量有六十四尋,高度為一千尋,賜給彌勒的生父“梵種”。梵種復(fù)轉(zhuǎn)賜給諸婆羅門,諸婆羅門立即分受供塔。至尊彌勒思念供塔為無常性,啟白父親,得到允許,他也就同婆羅門及王子四千八十人,一起出家。出家的當(dāng)晚在名叫“龍木”的菩提樹,高逾一由旬,花葉果實盛茂的枝干,蓋覆著約六俱盧舍的周圍環(huán)境的樹下,現(xiàn)證圓滿正覺。成佛后說偈道:“我今已得勝妙處,以故不往其他方,從老病死得解脫,獲證其深甘露門。”說偈后,七天中默然不說一法。由梵天王以金柄五彩珍珠及寶鈴網(wǎng)鬘所覆飾寬有三由旬的白傘,及以天界諸寶所嚴飾的千輻金輪供獻予彌勒佛前,并普降寶、香、花雨,而啟請道:“今請怙主慈氏尊,速轉(zhuǎn)無上大*輪。”由這樣啟請,仍默然不語,未允說法,而前往“妙花盛開園”中。由于看見慈尊去到盛開園時所示現(xiàn)各種神通及神變等,所有國王及王子、王妃等,共有王族四千八十人,以及梵種等婆羅門共四千八十人,并有無數(shù)眾生齊來園中集會,都在佛前出家;此即初轉(zhuǎn)*輪集會,得證阿羅漢果的有九萬萬六千萬人。二轉(zhuǎn)*輪集會中,得證阿羅漢的有九萬萬四千萬人。三轉(zhuǎn)*輪集會中,得證阿羅漢的有九萬萬二千萬人。那時,由于佛的光明神力,除盡一切黑暗,壓倒日月光輝。晝夜的分界,是以諸花開時為晝,諸花閉時為夜;又以諸鳥鳴聲時為晝,不鳴時為夜。除此分界外,是全無黑夜可言。所有世間環(huán)境,盡處在一片嬉戲歡樂中。由慈尊的加持力,一切眾生都彼此互相慈愛,盡都如善法而行。繼后佛同他的聲聞眾等一起入城行乞時,帝釋及梵天等一切天神,都齊來供養(yǎng),普降各種開花、花鬘、及各種供雨;佛任住何處,即于其處供設(shè)寶座,并且設(shè)柔軟、撫觸生樂的華美座墊,一切眾生復(fù)常以美妙贊歌來作供養(yǎng)。就這樣直到六萬年的長久時間,慈尊作出利益無量無邊眾生的事業(yè),廣轉(zhuǎn)*輪后,而示現(xiàn)涅槃,骨身將完整存在于世間。
關(guān)于至尊怙主彌勒現(xiàn)證圓滿佛陀時,身生父母,及來集的徒眾,與壽量等,如《賢劫經(jīng)》中所說:“彌勒佛所生之處,為王宮髻慧城,種為婆羅門種,光有一由旬,父名梵賢,母名梵母,子名‘福力盛’,承事侍徒名‘大?!?其中智慧第一名‘智光’,神通第一名‘精進堅’。初轉(zhuǎn)*輪集會有九萬萬六千萬人證聲聞阿羅漢果;二轉(zhuǎn)*輪集會有九萬萬四千萬人證阿羅漢;三輪*輪集會有九萬萬二千萬人證阿羅漢。壽量為八萬四千歲,正法住世八萬年,骨身完整存在于世間,供塔只一座……等?!?/p>
如果在此世釋迦能仁王佛的教法中,出家善守戒律,并勤行聞、思、修三業(yè),但未獲得三乘成果的諸人士,將于至尊怙主彌勒出現(xiàn)于此世轉(zhuǎn)大*輪時,獲得他的攝受。這是釋迦佛世尊所說的。而至尊怙主彌勒也親自承許,如《彌勒授記經(jīng)》中說:“若于釋迦師子教,清凈受持諸戒學(xué),如佛所說善修行,彼將值遇我教法。于諸僧伽施法衣,以及飲食與各種醫(yī)藥治療諸人士,彼將值遇我教法。十四與及十五日,半月形時初八日,以及示現(xiàn)神變月,若持八關(guān)齋凈戒,供養(yǎng)善修長凈法,彼將值遇我教法?!币源税l(fā)愿往生兜率至尊怙主彌勒座前,依慈尊聽受菩提道次第諸要法的人士,緣念至尊怙主彌勒身相,而常時勤供七支曼遮等,以及清凈守持所受的諸戒律,并向?qū)熱屽仁雷鸺扳镏鲝浝涨谛衅矶\,將如愿獲得成就。這是經(jīng)中所說的。而至尊彌勒復(fù)親許凡誦《彌勒誓愿陀羅尼》者,也能獲得往生兜率,并得到慈尊攝受。過去有許多大德,意樂逝世后往生兜率,他們念誦《彌勒誓愿陀羅尼》,以及塑造彌勒像,與誦《彌勒愿文》并對他人也廣為弘揚,這樣的作法事跡是屢見不少的。
《菩提道次第教授》的根本經(jīng)教,為《大般若經(jīng)》。運用《大般若經(jīng)》中諸教義編制為《菩提道次第教授》的論著,則為至尊怙主彌勒所著之《般若波羅蜜多現(xiàn)觀莊嚴論》?!冬F(xiàn)觀莊嚴論》它實際表現(xiàn)出《大般若經(jīng)》中的一切教義,它的內(nèi)容分析決擇出七十分教義。從其中第一義“發(fā)心”至最終教義“事業(yè)”之間,所有一切教義都是為開示一補特伽羅修行之法——《菩提道次第》。以此至尊宗喀巴大師廣弘宣說:“這一菩提道次第,即是《現(xiàn)觀莊嚴論》中教授?!本瓦@樣至尊怙主彌勒所著的菩提道次第的教授論著——《現(xiàn)觀莊嚴論》;以及對于其中諸修要,引用許多佛經(jīng)來廣為開示,而著造出《經(jīng)莊嚴論》;特別開示菩提道次第中止觀兩種修法,而著造出《辨中邊論》及《辨法法性論》;復(fù)著造了菩提道次第中究竟正見的扼要論述,而是符合龍樹所解釋佛意的中觀見,即決擇心之法性,遠離一切戲論邊的真實理智,而成為究竟一乘的《大乘最上要義論》。這些論著,也就是普遍傳稱的“慈尊五論”。
以此意樂以菩提道次第為修要的人們,應(yīng)當(dāng)謹向至尊怙主彌勒勤行祈禱,并當(dāng)重視慈尊所著諸論,而勤修聞、思、修三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