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清晨,我步出賓館門外,一股早春濕潤清冽的空氣撲面而來,蔚藍的天空下,對面青蔥馥郁的山頂覆了一層白白的雪凌,山尖尖看不清晰,隱隱約約地籠罩在浩渺的云霧里,還沒走上高的堤岸,就聽見了尼洋河嘩嘩的水聲,堤岸下,一排被昨晚的小雨滋潤過的桃樹亭亭玉立,粉嫩的花瓣分外的清新艷麗,遠處的雪山和繚繞的云霧不經(jīng)意地做了這幅絕佳水墨畫最好的背景。
“在那東山頂上,升起白白的月亮;年輕姑娘的面容,浮現(xiàn)在我的心上……如果不曾相見,人們就不會相戀;如果不曾相知,怎會受著相思的熬煎……”
需要一場多么刻骨銘心的愛戀,才能成就這首千古絕唱的情詩。此刻,我站在倉央嘉措的故鄉(xiāng),細細品味,對這位多情喇嘛所作的情詩,突然有了新的感悟。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出生在西藏南部門隅地區(qū),十五歲時被認定為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入布達拉宮學習佛教經(jīng)典,幼年做牧童的經(jīng)歷使他熟悉牧區(qū)的風情山水,喜愛草原上的民歌。也始終未能忘情于俗世的生活,忘情于生養(yǎng)他的故鄉(xiāng)。
倉央嘉措始終眷戀的故鄉(xiāng),對于我們這些尋夢者,是最久遠的夢境,是最終極的回憶,是最恒定的秘境……踏上西藏林芝這塊土地,我對這位多情少年有了更多的同情和理解,明白了他何以如此執(zhí)著,突破禁閉七情六欲的教規(guī),以情歌大膽地傾訴內心的孤寂與苦悶,熱戀與渴望;也才明白了世代生活在林芝的蕓蕓眾生,不論他是藏族人、回族人、怒族人、門巴族、珞巴族、獨龍族、納西族人,還是之后來此定居的四川人、重慶人、廣東人,都一樣對它難舍難分,深深地迷戀著。
世界上最高的河流——雅魯藏布江,在奔騰1000多公里后,從朗縣進入林芝,在米林縣迎面遇上喜馬拉雅山阻擋,被迫折流北上,繞南迦巴瓦峰作奇特的馬蹄形回轉,在墨脫縣境內向南奔瀉而下,經(jīng)印度注入印度洋。林芝就這樣靜靜地臥在喜馬拉雅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橫斷山脈這三大山脈的懷抱之中。有人稱它是“西藏的瑞士”,或“西藏的江南”。
我常常疲累于都市灰暗的天空和蒼涼的黃土,因為生活于西北黃土高原的緣故,每當看到水和綠色就分外欣喜。剛到的那天清晨,雪山,清澈的河水,鮮嫩的桃花,我以為見到了雨后林芝的美,可此后幾天不斷帶給我意外的驚喜,甚至震撼,迷惑,才知道我這第一印象是錯了。
在嘎拉村桃花溝,三面環(huán)山,四周林木蔥蘢,一片新綠,一片野生桃林漫山遍野鋪滿山坡,延伸至河谷,一條名為“西原渠珍”的溪水長廊從高處順勢而下,水流清澈見底,林間鳥雀歡噪,幽雅靜謐,遠處雪峰聳立,云遮霧繞,近處青稞幼芽嫩綠,桃花怒放,美得令人陶醉。純樸、善良、美麗、健康的藏族少女,華服盛裝,徜徉在花海間,我恍惚從中看見了瑪吉阿米的身影。
從兩江交匯處的娘歐碼頭登船,一大片藏柳林安靜地沐浴在清晨的陽光中,虬曲盤旋的老根上發(fā)散出新鮮嫩綠的新枝,透出生命的勃勃生機,游艇緩緩劃過尼洋河與雅江水面,江水波光粼粼,水天一色,沿途燦爛桃花,歷史遺跡,田園農舍,苯日神山,藍天白云映入眼底。
驅車從巴宜區(qū)、米林縣往右沿雅魯藏布大峽谷緩行,極目遠眺,江流蜿蜒,雪山群峰延展無際,寬闊的大峽谷綿延開去,一望無際,在清晨的微曦里,江水和雪峰都被籠罩在令人炫目的光暈中,成片成片的野桃林沿河谷,沿山坡,狂瀉而下,漫漶開去,開得汪洋恣肆,狂野任性,沿岸綻放的桃花散落在江水的兩岸,隔江相望的藏式民居掩映在桃花中。
忽然,一大片開闊的濕地映入視線,清澈的江水像一條長長的腰帶,又似潔白的哈達,曲折繚繞,纏纏綿綿,中間一簇簇、一條條桃花林帶點綴其間,牦牛在水邊緩緩踱步,一切都是那么悠然自在,安詳寧靜。
每年自3月中旬起,具有300多年歷史的林芝野桃花,就這樣從察隅、波密開始盛開,沿著318國道一路向西,沿巴宜區(qū)、米林縣、朗縣及工布江達縣依次爛漫綻放。
面對如此美景,每一位踏上這塊土地的人們都無可救藥地陶醉其中,我見識過江南的春天,也不止一次去過桃花林,但任何地方,都比不上林芝野桃花的嫵媚俏麗,狂野任性,磅礴大氣!
林芝的美,源于她獨特的山形地貌,平均海拔3100米,而最低處卻只有900米,北高南低的走勢,使東南低處正好面向印度洋開了一個大缺口,順江而上的印度洋暖流與北方寒流在念青唐古拉山脈東段一帶會合駐留,使得這里熱帶、亞熱帶、溫帶及寒帶氣候并存,形成了奇特的雪山、湖泊、森林的世界。連綿無際,綿延500公里的大峽谷,大部分地方山高水長,人力難及,使這里成為世界僅存的絕少為人類所涉足的凈土之一。也是適合人類與大自然靜靜對話的絕佳天地。
林芝的美,更源于世代生活在林芝的藏、漢、回、怒、門巴、珞巴、獨龍、納西族人長期以來對她的珍愛、呵護。面對著聳入云端的巍峨群山,終年不化的皚皚白雪,水草豐盛的遼闊草原,縱橫交錯的大小江河,莽莽無邊的茂密森林,異常豐富的植被及野生動物資源,這里的人們養(yǎng)成了樂善好施、善良純樸、敬畏生命、尊崇自然的品格,形成了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平等相處、互相依賴的和諧環(huán)境。
在路上,我聽到一個真實的故事:連續(xù)幾天,一戶牧民羊圈里的羊被狼咬死咬傷,總共損失了20多只,牧民既傷心又氣憤,背上獵槍尋找狼的蹤跡,終于有一天,找到了狼窩,卻沒發(fā)現(xiàn)母狼,只有一窩剛出生不久,餓得嗷嗷叫的小狼崽,牧民猶豫了一會兒,放下了舉起的獵槍,將這窩狼崽帶回撫養(yǎng)。在他看來,狼崽也是生命,他實在不忍心傷害它們。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以自然之主自居,凌駕于萬物之上,對大自然和生命萬物都輕蔑地不屑一顧,不計后果地加大索取,最后導致生態(tài)資源嚴重退化,環(huán)境惡化。而在西藏,這種和諧共生的環(huán)境使得這里成為環(huán)境保護最好、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qū)之一。
神奇的山水天地世代護佑著這里的人民,也對各民族風俗習慣和心理的形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這里不僅產生了人類誕生的神話,地形地貌的神話,倉央嘉措的情詩,曲調優(yōu)美的薩瑪酒歌,加魯情歌,還有木作、冶煉、紡織、印染、縫紉、編結、裝潢、造紙、制革、釀造、烹飪等手工技藝,不論是材料、技藝,還是樣式、風格,都包含了豐厚的人文蘊涵和鮮明的民族特色。漫步在尼洋閣民俗博物館中,一件件制作精美的生活、祭拜用品和手工藝術品不時引來觀者的驚嘆。
念經(jīng),轉山,勞作;愛情,舞蹈音樂,藝術,不一樣的山水,成就不一樣的人生,這就是林芝人的生活。他們的精神世界豐富多姿,他們的生活快樂平靜,他們的目光平和、堅定,他們的表情淡定、從容,與內地不少都市人臉上寫滿的焦慮、貪欲和疲憊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林芝,不僅是令人向往的人間仙境和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具有濃厚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觀區(qū),在我看來,這里更是適合夢想的天堂,只要來到這里,任何艱辛跋涉及勞累,都在美得神奇的誘惑下和善良淳樸藏人的歡歌笑語中得到回報。
“山上的草壩黃了,山下的樹葉落了;杜鵑若是燕子,飛向門隅多好。”
“這個月兒去了,下個月兒將會來到,在吉祥明月的上旬,我們將重新聚首?!?span style="display:none">1au中國藏族網(wǎng)通
居于深宮中的倉央嘉措,時時渴盼著會他心愛的嬌娘?;氐郊依锏奈?,心兒又飛向了遠方。
(原載于2016年5月24日《甘肅日報》 )
中國國家版本館7月23日舉行落成典禮,中國國家版本館是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和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由中央總館文瀚閣、西安分館文濟閣、杭州分館文潤閣、廣州分館文沁閣組成,歷時三年建設,目前均已竣工,開館后將全面履行國家版本資源保藏和傳承的職責。... [詳情]
記者近日從相關部門了解到,在全區(qū)推動應用“牧運通”系統(tǒng)推行無紙化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工作過程中,林芝市巴宜區(qū)畜牧獸醫(yī)站已率先啟用“牧運通”系統(tǒng),巴宜區(qū)農業(yè)農村局官方獸醫(yī)已投入使用該系統(tǒng)受理檢疫,并進行《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出證工作,涉及產地檢疫、屠宰檢疫及分銷換證等環(huán)節(jié)。... [詳情]
?中國國家版本館7月23日舉行落成典禮,中國國家版本館是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和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由中央總館文瀚閣、西安分館文濟閣、杭州分館文潤閣、廣州分館文沁閣組成,歷時三年建設,目前均已竣工,開館后將全面履行國家版本資源保藏和傳承的職責。... [詳情]
?2022年7月18日,四川省九寨溝縣漳扎鎮(zhèn),幾名90后的藏族女孩在魯能美麗匯“非遺街區(qū)”研習太極拳。... [詳情]
? “人類在歷史長河中創(chuàng)造了璀璨的農耕文明,保護農業(yè)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的責任?!?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全球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大會致賀信。習近平主席的賀信,高度評價了農業(yè)文化遺產對人類文明的獨特價值和重大意義,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政府對保護農業(yè)文化遺產、弘揚農耕文明的高度重視,為全球推進保護共同農業(yè)遺產、實現(xiàn)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提出了富有歷史和現(xiàn)實意義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引發(fā)與會嘉賓熱烈反響。...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