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政策類、文化類、歷史類、傳記類、藏文文獻……”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過馬營鎮(zhèn)民族文化中心270平方米的圖書室,書架上分門別類整齊地擺放著各類書籍,其中不乏二十四史、藏文史籍、藏文小人書、英文名著等稀缺書目,不知道的人還會以為到了某縣級的圖書館里,其實這個圖書室是過馬營鎮(zhèn)查乃亥村牧民南拉先籌資修建的。
在這個圖書室里,光從圖書的分類和所藏書籍就可以看出南拉先對它的用心和所寄于的期望。到目前,該圖書室累計投入資金31萬元,購置圖書5萬余冊,征訂報紙雜志40余種。這只是南拉先創(chuàng)建的文化中心圖書室的一部分,南拉先還修建了磚木結構圖書室9間。
修建這個圖書室還有一段故事。南拉先是當?shù)赝辽灵L的牧民,因為小時候家里十分貧困,自己沒上幾年學便輟學在家,經過很多年的打拼后終于擺脫了貧困,日子蒸蒸日上。
到了2000年,南拉先已經算是鎮(zhèn)上的一個小老板了,但他依舊忘不了自幼所受文化知識貧乏之苦,心里念著村里的父老鄉(xiāng)親們。為了讓鄉(xiāng)鄰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利用科技致富,當年他便從自辦空心磚廠盈利的5萬元中拿出2萬元投入到圖書室和其他文化項目建設中。
自圖書室建成以來,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圖書室,學習文化知識,了解科技知識和時事政策,村鎮(zhèn)里也發(fā)生了許多變化:“讀書看報學理論、學知識的多了,喝酒、打麻將的少了;學科技、用科技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關心經濟發(fā)展、國家大事的多了,不文明的言行少了;做貢獻、比素質、改陋習的多了?!蹦侠刃老驳卣f道。
每天早上9點圖書室開門后,文化中心周邊的學生、村民們都會到這里讀書、學習,補充知識,去圖書室看書逐步成為了村民的日常。
南拉先給村民帶來的可不只是這些“硬知識”,在圖書室旁有間屋子里面擺滿了堆繡、唐卡、刺繡等各種類型的藏式手工藝品,琳瑯滿目。南拉先介紹說這些作品都是學員們的作品,在2010年他自籌2萬元開辦了藏繡和石雕項目培訓班,讓當?shù)氐膵D女和一部分農牧民在農閑時間自愿參加培訓。學員們既有了額外的收入,又能把民族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下去?,F(xiàn)在每年文化中心都會舉辦三期培訓班,平均參加人次達370人。
羊毛加是切扎村的牧民,2014年她得知過馬營鎮(zhèn)有個藏繡培訓班。起初她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報了名,沒想到經過15天的培訓后她自己便可以獨自進行藏繡制作。羊毛加由衷地說:“這個培訓班真是太好了!以前自己就是閑坐在家里,現(xiàn)在學會了這個技能,做做藏繡還能補貼家用?!?span style="display:none">jPS中國藏族網(wǎng)通
隨著南拉先的培訓班越辦越好,像羊毛加一樣的許多周邊村子的牧民都慕名來他的文化站學習藏繡、石雕等技術,為當?shù)剞r牧民群眾提供了一個致富的門路。
“辦培訓班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有一技之長,把帶大家一起致富從‘嘴上說’變成‘手上來’,這一路走來不僅實現(xiàn)了我的這個愿望,而且還有意外的驚喜?!蹦侠日f的意外的驚喜是指屋子里一副藍色的商標繡品,剛開始培訓班一般都繡一些傳統(tǒng)的人物、動物、八寶圖等藏繡產品,后來在一次學員的交流會上,一位學員向老師問道:“能不能繡點其他類型的呢?”就是這個突發(fā)奇想讓培訓班的展覽作品中多了許多新意,漢字書法繡和商標繡成了培訓班繼傳統(tǒng)藏繡外,學員們致富的另一個“法寶”。
圖書室和藏繡、石雕培訓班只是南拉先民族文化中心里豐富農牧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和帶動致富的一部分,在中心走廊的展覽牌上記錄著這些年南拉先組織周邊村民開展藏歌比賽的一幕幕場景,其中比賽獎品從臉盆、鐵鍋、茶壺一直到電視、冰箱、摩托車,見證了藏歌比賽的變遷。
單單看過南拉先的民族文化中心里的圖書館和藏繡、石雕培訓班文化中心的就讓人感慨其內容的豐富多彩,但精彩之處正在南拉先的努力下變的越來越多?,F(xiàn)在,以圖書室為龍頭,涉及電腦、英語培訓、電影放映、民俗實物展覽、藏歌比賽等文化活動已成為過馬營鎮(zhèn)乃至貴南縣創(chuàng)建“文化宣傳中心戶”的樣板,起到了帶動和輻射作用。
目前,南拉先正計劃利用當?shù)孛褡逦幕Y源,組建一支牧民文藝演出隊,通過逐步在省內外演出,繼續(xù)增加鄉(xiāng)親的收入。他還打算購置一批象棋、跳繩、乒乓球、臺球桌、健身器材等文體娛樂設施,把圖書室為主的文化中心辦成“宣傳政策、科技培訓、文化娛樂、信息網(wǎng)絡”為一體的致富陣地,不斷滿足廣大群眾的科技、文化、信息需求,讓當?shù)氐霓r牧民得到更多、更實在的精神文化享受。
位于西藏自治區(qū)那曲市的中國海拔最高縣——雙湖縣,實施最新一輪高海拔牧民生態(tài)搬遷安置工作,這里將逐步回歸野生動物的懷抱。... [詳情]
7月19日,西藏自治區(qū)開始實施全國海拔最高縣雙湖縣第二批高海拔牧民生態(tài)搬遷??蛙囕d著牧民駛離西藏那曲市雙湖縣多瑪鄉(xiāng),前往位于山南市貢嘎縣的森布日安置點。... [詳情]
?農村要發(fā)展,農民是關鍵。為了提高農牧民群眾文化素質、技能水平、就業(yè)能力和勞動收入,激發(fā)鄉(xiāng)村振興的內生動力,拉薩市柳梧新區(qū)柳梧鄉(xiāng)柳梧村查古組開辦了農牧民夜校。經過一段時間的授課,如今,農牧民到夜校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掌握新技能、聽講座已然成為新風尚。... [詳情]
巴周和妻子羅日卓瑪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巴西鎮(zhèn)班佑村的藏族牧民,他們一家8口人有2000多畝草場,200多頭牦牛。... [詳情]
7月7日,省政協(xié)副主席杜德志帶領農業(yè)和農村委員會部分委員赴海東市青藏高原牦牛產業(yè)示范園調研。...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