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芒種”節(jié)氣的一天,家住海東市平安區(qū)古城回族鄉(xiāng)木場村的馬尖措才讓說起他家今年最開心的一件事,想到了自己家正在蓋的5間新房子?!霸龠^兩個月,估計就能出來了!”
對于馬尖措才讓來說,蓋房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年農閑時節(jié),他都會跟村里的其他年輕人一樣外出打工,一家4口人,都指著他養(yǎng)活。年初,馬尖措才讓和媳婦商量著蓋幾間新房子,但家里存下來的錢并不多。正在兩口子為錢發(fā)愁時,村上通知說今年要實施“美麗鄉(xiāng)村”的項目,按照政策,他們家能申請到2萬元的補助。有了政府的幫助,馬尖措才讓家蓋房子的事情萬事俱備,只欠工人。
而此時,村上的不少年輕人仿佛算準了馬尖措才讓的心事一般,一窩蜂地來到他們家,說要幫忙。原來,在木場村,村民之間有個習慣,只要有人家需要幫忙,大家伙都愿意搭把手。
就這樣,每天早上8點,馬尖措才讓家的“小工地“上準時開工。少則七八人,多則十幾人,短短二十幾天,5間房子已經蓋出了模樣?!半m然村上有這個習慣,但是現在正是大家外出打工的好時候,他們過來幫我一天,就少掙一天的錢,我這心里,感激著呢!”看著身后忙碌的鄉(xiāng)親們,馬尖措才讓心里不由得涌起一股暖流。
“都是一個村的人,這樣做都是應該的!”聽到馬尖措才讓說的話,在一旁忙著抬磚塊的星生財笑著說:“再說了,我家當時蓋房子,不也是你們大家來幫忙的么!”
原來,在木場村的153戶村民中,藏族占到三分之一,剩余的村民中除了漢族之外,還有幾戶土族。 “別看我們村子里有好幾個民族,可村民之間團結著呢!”村支部書記星連升指著山坡上一個個錯落有致的院落笑著告訴記者:“小到干農活、干家務,大到蓋房子、出勞力,多少年過去了,我們村上一直都是彼此幫助。逢年過節(jié)、紅白喜事,大家都相互走動,民族團結這四個字放到我們村,再合適不過了!”
今年84歲的李永發(fā)是名老黨員,在他看來,三個民族間團結互助的事情,早已經滲透到了村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土乙旦才讓家過年,左鄰右舍總會拿著禮物到他家拜年;李德金常年外出務工,家里有些農活沒人干,還沒等他回來,幾個要好的鄉(xiāng)親早就已經幫他干完;漢族村民過年演起社火來熱熱鬧鬧,藏族同胞早就準備好酒菜為大家助興……
對于木場村的村民而言,民族團結這個概念已經深入到了每個人的內心里,“這么多年來,大家生活在一起,不管是生活方式還是民族習慣,大家都彼此尊重,彼此認可。漢族的節(jié)日,咱們藏族同胞也喜歡一起過!”星連升說。
難怪,當聽到記者問到打算怎么謝謝這些來幫忙的鄉(xiāng)親們時,馬尖措才讓的媳婦馬東措毛笑著說,過端午節(jié),請大家吃飯,她要給大家包粽子!
?在實現鄉(xiāng)村振興過程中,基層黨組織既是指揮部也是沖鋒隊。... [詳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7月15日至17日率全國人大常委會執(zhí)法檢查組在寧夏進行鄉(xiāng)村振興促進法執(zhí)法檢查。他強調,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鄉(xiāng)村振興各項部署要求,充分發(fā)揮法治的引領、規(guī)范、保障作用,加快推進農業(yè)農村現代化,扎扎實實建設宜居宜業(yè)美麗鄉(xiāng)村。... [詳情]
盛夏時節(jié),走進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達孜區(qū)章多鄉(xiāng)恰村,明媚的陽光透過樹葉照射在地上,樹影婆娑、風影搖曳,清脆的鳥鳴,在山谷間回蕩。放眼望去,田野綠意蔥蘢、生機盎然,果園里、車間內,村民們各自忙碌著手中的活,笑容掛在嘴角,幸福寫在臉上……... [詳情]
近年來,若爾蓋縣堅持把夯實農村基層基礎、實現鄉(xiāng)村善治作為鄉(xiāng)村振興的固本之策,搶抓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機遇,加快建設美麗鄉(xiāng)村。... [詳情]
從玉樹巴塘機場駛向玉樹市結古鎮(zhèn)時,人們都會經過一個紅頂黃墻、依山傍水的美麗村落,那里就是玉樹藏族自治州結古鎮(zhèn)禪古村。...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