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宣講團正在村里宣講。記者 咸文靜 攝
中國藏族網(wǎng)通訊 “要不是宣講團,我現(xiàn)在可能還在放羊吧!”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興??h子科灘鎮(zhèn)納洞村,村民本太加這樣形容自己和宣講團的關(guān)系。而除了是個地地道道的牧民,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香呀熱啰民間對歌協(xié)會的負責人。
一直以來,對于天生就有副好嗓子的本太加來說,最大的夢想就是能有個舞臺展示自己的才華。可生活并沒有給這個成天和牛羊打交道的年輕人太多機遇,他一度不知道自己的未來究竟會怎樣。直到遇到“百姓宣講團”,并在宣講團老師的幫助下成立了演繹協(xié)會,找到了老師,走出了草原。
其實,在興??h,“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百姓宣講團這幾年早已小有名氣。而說起建團的緣由,擔任團長的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張卉打開了話匣子。
“我們經(jīng)過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以往的宣講工作宣傳形式單一,座談會、報告會這些形式不接地氣,而且不少宣講者雖然理論水平高,可并不善于和老百姓溝通。所以一年到頭,宣講工作往往‘廣種薄收’”。
就這樣,2015年興??h初步組建了一支由公檢法司干部、黨校老師、卸任老干部、老黨員和普通群眾等組成的“百姓宣講團”,讓這些掌握雙語的老師走到群眾中去,用老百姓的話講黨的政策,傳播正能量,并將各種經(jīng)濟發(fā)展信息帶給了本太加等許多牧民。
宣講團的副團長楊秀才讓是興??h政法委的一名干部。在他看來,加入百姓宣講團,完全是個人愛好?!拔抑爱斶^老師,給學生們教藏語和政治??赡苁鞘艽擞绊?我喜歡宣講,愿意用大白話去跟群眾交流?!?span style="display:none">uFC中國藏族網(wǎng)通
說易行難。為了能讓老百姓接受自己的宣講方式,楊秀才讓私底下沒少琢磨。在不斷地實踐中,他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少數(shù)民族能離開漢族嗎?你們想想要是沒有漢族兄弟,誰給我們蓋房子?少數(shù)民族能離開少數(shù)民族嗎?早上上班,我就喜歡吃一碗清真飯館的牛肉面,香得很!”
“你餓了,我給你一條魚好還是教你打魚好?要想脫貧就得靠自己努力學門手藝!”
今年32歲的更周吉是宣講團里最年輕的老師。回憶起剛剛加入時一邊忙著黨校工作一邊準備宣講材料的那段日子,更周吉直呼壓力太大。
可很快,她就被團里其他老師的奉獻精神所打動?!盀榱嗣恳淮涡v,老師們都在認真地備課、學習,一有空閑就聚在一起討論研究,相互提意見。”
精心準備的宣講內(nèi)容自然沒有讓群眾失望。在村里的黨員活動室里、在廣場上、在草原上,百姓宣講團帶來的課程里,沒有文件里的條條框框,沒有理論政策中的概括精煉,民族團結(jié)、生態(tài)保護、精準扶貧這些詞語在這些老師的嘴里都變成牧民聽得懂的事兒。而基層群眾對于這樣的宣講方式,更是喜聞樂見。
“百姓宣講團里的老師講得確實好,要說有什么意見,我就希望他們能多到我們村里講幾次!”子科灘鎮(zhèn)直亥買村村支部書記加加笑著說。
在采訪中,楊秀才讓告訴記者這樣一個細節(jié)。全縣57個村子,每年宣講團都會走一遍。
“今年從3月初到現(xiàn)在,大多時間都在村里,有時候村子之間離得近,一天還能去兩三個村。這么一算,還差幾個村就又走了一遍?!?span style="display:none">uFC中國藏族網(wǎng)通
“這幾月走下來大概有多少公里啊?”
“這還真沒算過。可這一趟趟走下來,我們和老百姓的距離是真近了……”
“要不是宣講團,我現(xiàn)在可能還在放羊吧!”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興??h子科灘鎮(zhèn)納洞村,村民本太加這樣形容自己和宣講團的關(guān)系。而除了是個地地道道的牧民,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香呀熱啰民間對歌協(xié)會的負責人。... [詳情]
3月9日,受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遜讓鄉(xiāng)安寧灘村村民主動邀請,大通“百姓宣講團”成員進村宣講,由此拉開大通“百姓宣講團”今年各地宣講的序幕。... [詳情]